
暑假期间
青少年上网时间大幅增 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也趁机“上线”
近期,我县已有多名学生
遭遇不同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
部分家庭遭受较大财产损失
案例一
“送你一款皮肤” 被骗1万余元
7月26日,家住城关镇四柱路社区(天岳派出所)的李同学玩“元梦之星”手游时,有人联系说“送你一款皮肤” ,李同学就加了对方的“快手”账号。7月27日,对方打来了语音通话,在通话的过程中对方打开了视频并要求李同学用支付宝扫对方展示的二维码和打开短信验证码给对方看。完成操作后,李同学爷爷的银行卡分别被转出2530元和7654元。
案例二
“领免费红包”被骗2万余元
7月25日,家住浯口镇四峰村的吴同学在“小红书”APP上看到有人发表评论说“要别人祝他生日快乐就能领99元红包”。吴同学照着操作后对方并没发红包给他,而是让他加入了一个QQ群聊,并称只要转1.88元到指定二维码上面,就可以得到588元。吴同学完成操作后,对方依旧没转588元给他。随后,对方又谎称因为吴同学是未成年人,不仅转不了账,自己的账户还被冻结了,指导吴同学进行一系列操作,致使吴同学爷爷的银行账户向对方转账21890元。
案例三
为“涨粉”被骗2万余元
7月11日,家住梅仙镇石塘村的朱同学在使用“小红书”刷视频时,收到一条私聊信息,对方告诉朱同学现在有活动可以免费涨粉。为了获得更多的粉丝关注,朱同学便按照对方的指示进行操作,并通过“快手”语音将其母亲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告诉对方,导致其母亲的银行卡被转走22998元。
案例四
“领取免费游戏装备”被骗5千余元
7月10日,家住南江镇青峰村的王同学玩“和平精英”手游时,在聊天频道看到一条免费领取游戏装备的信息。王同学信以为真,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登录指定账号、开启屏幕共享操作、身份验证、微信提现等操作,最终被骗5319元。
案例五
进入“明星粉丝群”被骗1万余元
7月9日,家住上塔市镇金星社区的朱同学在玩“快手”时收到一个明星马嘉祺粉丝群的QQ群号。进群没多久,有人使用QQ联系朱同学,说朱同学加入的是诈骗群,并威胁朱同学转账,不然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朱同学恐慌不已,立马按照对方的要求,使用父母的手机扫对方发的二维码,并进行相关操作。当天,朱同学妈妈的银行卡内11348.49被转走。
骗子最擅长的就是“投其所好”
孩子们涉世未深
对陌生人缺乏防备心
尤其是面对自己感兴趣的
游戏、明星话题时
更容易放下警惕
骗子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
先通过共同兴趣建立信任
再一步步套牢孩子
以下这份
请学生和家长们务必查收!
学生篇:
保护隐私:不透露姓名、学校、住址、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给陌生人!
密码安全: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换,不同账户用不同密码!但凡涉及输密码、验证码的一定要慎之又慎。
链接/软件警惕: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扫描陌生二维码,不下载未知来源APP!
转账三思:凡涉及“保证金”“押金”“解冻金”“认证金”等要求先付款的,一律是诈骗!
告知家长:遇到可疑情况(索要信息、转账要求),第一时间告知家长!
家长篇:
物理隔绝:不要把自己设有支付功能的手机交给孩子,孩子需要手机,建议另外给孩子购置或使用二手机,隔绝被骗可能。
沟通教育:定期与孩子讨论诈骗案例和手法,提高警惕意识。告知孩子遇到可疑情况立即告知家长。
支付管理:务必保管好银行卡、支付密码。非必要不让孩子使用支付工具,使用支付工具必须设置限额、关闭免密支付。
关注动态:留意孩子上网行为、情绪变化及消费情况。
平江公安温馨提醒
暑假是放松的时光
更是安全教育的关键期
家长需加强陪伴与引导
让孩子将安全知识牢记于心
如遇紧急情况
及时拨打 110 求助
愿每个孩子都能度过
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
责编:邹佳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